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8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秀丽山水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境内以蝴蝶泉、洱海、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4年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32.88亿元。全市有工业企业501家,基本形成电力、食品、轻纺、机械、建材、造纸、印刷、化纤、制药、烟草加工、皮革塑料等多门类的地方民族工业体系。199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7.25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3.57亿元。现有农业耕地面积8598公顷,有效灌溉面积7523公顷,旱涝保收面积7222公顷,全市农业年产值3.0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23元。市内交通发达,通讯设施先进,境内乡村公路基本贯通,水上运输极为方便;320、214两条国道穿越市境,成为连接滇西八地州陆路交通枢纽和借道通往四川、西藏、东南亚国家的桥梁;大理飞机场已建成通航,开通了昆明、天津航线;广通至大理铁路、"昆楚"二级汽车专用线的延伸段楚雄至大理一级汽车专用线和大理至丽江的准二级公路于1998年建成通车。1996年完成货运量11.95万吨,客运量24.45万人次。通讯传输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已建成无线电寻呼台、光缆传输系统、移动通讯系统等通讯枢纽,全市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7.2万门,可直拨国内各省市和世界各地。

  农业经济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典型的农业州,全州山区面积占全州国土面积的93.4%,山地农业是大理州农业的一大特点,州内最低海拔730米、最高海拔4295.3米、海拔高差3565.3米,具有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点,雨热同季、干冷同季,立体气候明显。在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全州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稻谷98万亩、包谷103万亩、小麦25万亩、大麦69万亩、蚕豆43万亩、马铃薯25万亩、大豆3万亩、芸豆15万亩、荞麦10万亩等品种;重点经济作物有烤烟50万亩、甘蔗5万亩、油菜25万亩、蔬菜55万亩等;特色作物有核桃450万亩、茶叶18万亩、蚕桑25万亩、果药45万亩等;优势水果以柑桔、葡萄、梨、梅子为主;全州各地粮经生产受海拔、交通、科技水平和基础条件制约、发展极不平衡:州内中部、东南部1800米以下海拔盆坝粮、烟、菜、桑、蔗、果产区,种植的水稻主要为籼稻品种,亩产达6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有1982年宾川县“桂朝2号”亩产达1055.8公斤,烤烟亩产达180公斤左右,亩产值2500元左右;每亩桑园养蚕产鲜茧30公斤左右,高产示范田块亩产茧可达80公斤以上;甘蔗亩产6600公斤,高产田块达11000公斤以上,宾川坝子种植的柑桔、葡萄亩产3000公斤以上,亩产值5000元以上,高的接近万元,区内以大蒜、香葱、番茄、茄子为主的冬春早菜亩产量达2500-5000公斤,亩产值3000-8000元,农民生产效益高低直接受市场价格影响,呈现同期性波动。

  中北部1900-2200米以上海拔温凉坝区适种作物多,产量偏低。主要种植作物有水稻、包谷、麦类、蚕豆、马铃薯、芸豆、蔬菜、梅子等。种植的稻谷以粳稻品种为主,亩产550公斤左右,1993年大理市粳稻“合榆一号”品种1.11亩攻关田创亩产1024.64公斤高产记录;包谷、麦类、蚕豆是该区的当家粮食作物,亩产均在500公斤左右,2008年大理市玉米攻关田亩产达986.9公斤,种植的菜用型马铃薯亩产2500公斤,高产田块亩产可达5000公斤以上,亩产值2000-5000元;蔬菜亩产达3000-5000公斤,平均亩产值3500-6000元左右;种植的芸豆亩产250公斤,亩产值750-1000元;梅子亩产1000公斤左右,亩产值800-1000元以上。

  西部、南部山区旱粮、茶、果、药产区适种作物较多但受干旱影响较大,生产以旱粮为主栽作物,经作有烤烟、药材、核桃、梨等。种植的山地包谷、麦类亩产450公斤左右,茶叶亩产50公斤左右,亩产值500-1500元,核桃和梨由于挂果面积所占比例较低,亩产量还比较低,区内种植药材一般亩产值可达2000-4000元。

  通过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各类水库、水塘、水池窖总库容量达6.5亿立方米,可控水量达1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208.7万亩,建成年亩产粮食400公斤以上高稳产农田215万亩,2008年粮食和经济作物比例调整为70:30,近年来小麦面积调减69.4%;啤饲大麦面积调增170.3%;水稻、玉米基本稳定。2008年小春生产全州156.2万亩小春粮食作物,平均亩产达220公斤,总产达34.39万吨。193.75万亩冬季农业开发特色作物平均亩产值达1388.9元,总产值达26.91亿元。全州大春粮豆面积236万亩,平均亩产424公斤,总产100.12万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92.2万亩,总产134.51万吨,平均单产343 公斤。

  2008年全州外销(销往州外)畜禽达588.37万头只(其中仔猪62.6万头,肥猪89.3万头,肉羊69.1万只,肉牛19.3万头,肉禽347.5万只,乳牛0.57万头),外销禽蛋1.36万吨,肉制品5061吨,外销畜产品收入达24.2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38%,是全省最大的畜产品输出地。外销大蒜20万吨,外销野生菌2万多吨,产品远销东南亚国家及广东、福建、西藏等地区。2008年末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7.37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73.85亿元,林业产值12.79亿元,畜牧业产值63.64亿元,渔业产值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78元。

  大理州特殊的立体气候条件,全州在不同海拔地区适种作物品种多,不同地区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都有重点特色作物主推品种及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随着农产品市场发展及产业化开发水平的提高,各地都培植起一批初具规模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阅读全文 > >
IMG
13316026542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关注我们
IMG
下载地合app
IMG

清空所有提醒

确定要清空所有提醒吗?

咨询客服
专业客服

电话:13316026542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快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