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硬核”女检察官,奋斗在检察一线,撑起新疆检察“半边天”,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检察人生”。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与希望,让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张玉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检25年来,她始终秉持着从检初心,时刻保持着工作热情,坚持打击犯罪与关爱救助并行、预防与教育同步,不断创新推进未成年人全面司法保护,用无数的心血与汗水,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探索出具有特色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模式。
倾情用心撑起法治“保护伞”
2021年6月,正值放学高峰期,张玉琳发现很多年龄较小的孩子骑着自行车穿梭在道路中间,存在安全隐患。随即,张玉琳组织人员前往县域内的四所小学进行了实地走访查看,经过调查后发现不仅12岁以下的儿童骑自行车上下学的现象很普遍,而且部分学校、小区内健身器材存在老旧、破损等安全隐患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她及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在用心办好每一起案件的同时,她积极参与妇联、团委、爱心组织等开展的“微行动”、“微心愿”活动,为2名学生争取各类助学金1万元,为168名儿童“圆梦”;通过提供法律援助、调处矛盾纠纷、开展心理疏导等方式,她救助慰问残、贫、孤、困妇女儿童等3000余人次,对17名留守、困境儿童进行了帮教救助。
张玉琳也非常注重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护,通过不断探索国家司法救助、涉法涉诉信访救助机制,对受到侵害且无法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被害人家属,及时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有效地减缓了受救助人的困境,彰显了检察机关的人文关怀,体现检察机关的社会担当、责任担当,共救助妇女儿童8人次,救助金额达32万余元,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张玉琳作为一名检察官,为更好发挥未成年检察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促进妇女儿童维权及爱心组织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方便、快捷、准确维权,她积极协调县团委、妇联、关工委、公安等部门会商,建成了横向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纵向直达各村、社区、基层站所的妇女儿童保护专业化队伍,为获取第一手维权资料,第一时间启动维权程序,畅通维权渠道提供了极大便利。
她积极协调建立了全县首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关爱中心和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场所,还在检察院建成了服务、保障、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专门工作室——育林工作室。同时,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利用走访入户和送法进校园的契机,结合在校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宣传活动送到了孩子们身边。
“对于未检检察官来说,我们希望通过工作,既解决个案,保证公平公正,又关注类案,梳理原因,提出社会治理方面的对策,从社会层面织密防护网,减少涉未案件发案可能性。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仅靠检察机关一家显然力有不逮。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从司法保护出发的同时,也呼唤着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支持体系能够共同发力。”张玉琳说。
联合出品:新疆检察政务融媒体中心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但需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