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材料数据
德国工业标准
日本汽车标准组织
日本工业标准
国际标准
意大利标准
前欧洲标准化
瑞典标准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欧洲标准
中国机械行业标准
国家军用标准
国家标准
航空航天材料规范
统一编号系统
美国动力机械工程师协会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美国钢铁学会
钢材重量
碳当量计算
硬度转换
常用计算
单位换算
硬度转换表
日本现行的钢铁牌号,遵循了 JIS 工业标准体系。钢号不仅能表明钢类,还能体现钢材的种类,部分牌号甚至能反映其用途。
查看详情
意大利UNI标准钢号表示方法记载于UNI 3344中。钢号根据类型和特性以字母和数字组合表示,如Aq表示高强度钢,C表示碳素结构钢,X表示高合金钢等,具体数字和符号代表碳含量和合金元素含量。
BS有色金属牌号以字母+数字表示,铝、铜等按成分/用途分类;钢号首位0/1/2-9表碳素钢/不锈钢/合金钢,工具钢按用途(BW/BO/BH等)及高速钢(BT/BM)编号,不锈钢3xx为奥氏体,4xx为马/铁素体。
美国金属牌号采用ASTM、ANSI、SAE等标准及UNS统一系统,有色金属按合金元素代号与数字组合分类,黑色金属按用途、成分与性能划分,涵盖结构钢、不锈钢等类别。
ISO钢铁标准基于EN/DIN优化,分力学/化学双体系。力学类以S/E+屈服强度标识结构/工程钢,尾部字母示等级,耐候钢加W。化学类含碳钢、合金钢、不锈钢、工具钢、轴承钢及铸材,新旧牌号共存。
德国DIN金属牌号采用DIN 17007系统,黑色金属使用7位数字材料号(W-Nr),并按强度、化学成分等方式命名。高合金钢前缀X,铸钢和铸铁可依据力学性能或成分标识。有色金属按材料类别、加工状态及材料号分类,确保标准化管理和国际对接。
中国GB钢铁牌号采用拼音、化学元素符号和数字命名,并建立统一数字代号体系。碳素钢按屈服强度、合金钢按成分标识,铸钢和铸铁可依据力学性能或成分命名。统一代号覆盖低合金钢、不锈钢等类别,便于检索和标准化管理。
本文分类列举钢材的HRC硬度范围,涵盖低碳钢、合金钢、模具钢等材料。
1Cr15Ni4Mo3N和07Cr16Ni6两种不锈钢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以及应用领域。
调质(淬火+回火)是一种钢材常用的热处理工艺,通常用于改善钢的性能。
本文将从基本铁类、碳钢类、合金钢类、特种钢类、结构钢类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钢铁的分类及其应用。
MFT8:高强度钢,无调质需求,适用于制造紧固件,具有优异的性能和稳定的机械特性。SKD-11:高耐磨模具钢,具有优异的淬硬性和耐磨性,适用于各种冷作模具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