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马燕
核心提示
从窗口后按部就班的办事员,转型成为懂系统思维、有改革办法、用数智手段的“数字公仆”,这既是数字化浪潮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的必然产物,更是人民公仆精神内核的数字化表达。近年来,我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改革创新+数字赋能”双轮驱动,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过程中,着力打造市场经营“汴利地”,让更多经营主体与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的力度和温度。
全媒体记者 马燕 摄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2024年,国务院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并分两批推出了21个重点事项。
202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再次增加12个重点事项,并要求进一步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一年来,我市持续强化数字赋能,优化政务服务,全力打造开封“数字公仆”,逐渐形成了以综合受理窗口全面铺开为基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事项模式和自由组合模式同步发力,同时鼓励各县区根据自身特点探索N件特色“一件事”的“一窗、两翼、N特色”政务服务模式,让“高效办成一件事”功能更强、体验更佳、口碑更好、品牌更响。
系统重塑
推动更大范围内“高效办成”
“高效办成一件事”,既需要理顺部门内部机制,更需要多部门高效协同配合。这里的“一件事”,不只是单个部门的单件事,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层级密切配合、同向协作。以“一件事”为切口推进改革,变“来回跑”为“高效办”。“高效”的背后,不仅是政务服务理念的转变,更是以“一件事”为牵引形成的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办事流程的系统性重塑。
开封在落实国定、省定“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的基础上,精准契合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按照“不限区域、不限层级、自由组合、一次办成”的改革思路,统筹320项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事项“自由组合”,推动更大范围内的“高效办成”。
我市将政务服务事项动态调整和标准化管理作为改革基石,发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和特殊环节清单,建立规范化服务体系。通过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效,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从政府固定端出几道菜,到群众可以自由点菜,开封将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拓展成了“同步高效办成N件事”的自由组合模式。从一网通办、一窗兜底,到高效办事自由组合,在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过程中,“一窗、两翼、N特色”政务服务模式成功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让事项清单变成改革成绩单。
目前,开封已实现国务院重点事项全覆盖,与此同时,还自主探索、推出开办民宿、开办畜牧养殖场、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领增驾等14项特色服务,大幅提升办事效率。
数智赋能
让改革举措“看得见、摸得着”
以“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路”,开封推动政务服务向“数字公仆”转型。《开封市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部门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推动政务数据清洗、审校、汇集。目前,全市47个市级自建系统已全部对接市数据共享平台,累计推送数据超10亿条,同时申请国家级、省级垂管系统数据近8亿条。
在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过程中,开封不仅汇聚载有企业、群众基本信息的政务数据,形成基础主数据库;同时,还开拓思路,基于群众、企业办事过程中产生的行为数据记录,梳理形成业务办理动态数据库。这样“一主一辅”的数据库组合,不仅能帮助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他们的潜在需求,主动推荐关联事项,群众看到推送的“菜单”后,可以自由选择、组合。按照这样一种理念,政务服务不仅是配合、服务,也能引导、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想象力。
例如群众在申请开办实体书店时,系统就自动识别、分析,结合店铺位置是否毗邻学校、居民区和大厂,同步推荐开办零食饮料和快递驿站等选项,启发了创业者的想象空间。一套材料,可申请领到3张证,经营范围大大拓展,精准推送让政务服务有了网购的体验。
聚集上千家网上书店的祥符区数字产业园里,网店名牌排排挂,却不见一个从业者。“我们推出‘我要开书店(高效办成)一件事’。在祥符区,出版物经营企业只需要提交营业执照电子版,就能全程网申《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平均一个工作日办结。许多人为了领证、经营方便,干脆把注册地址也落到了这儿。”祥符区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已有来自全国9个省份的创业者在祥符区开办了1025家网上书店,形成了年营业额达3亿多元的文化产业集群。
“数”尽其用
让改革成果“可得、可感、有温度”
“拿‘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来说,群众只需要通过电脑或手机,提交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从业人员资格证和安全制度文书3种材料,符合规定的一个工作日就能收到许可证,而过去需要提交的材料多达13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行政审批管理科科长史霁月说,“依靠数据核验、信息共享,申请材料大幅减少,办事效率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市民之家立足“只进一门、只跑一窗”,以政务服务事项为基点,强化系统集成和资源整合,辐射至公共服务、企业服务、便民服务,由传统政务服务中心逐步转变为智能、便利、服务多元的数字化政务服务综合体,“办成事”变为“可得、可感、有温度”。
此外,我市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量身定制”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激发市场活力。紧扣智能服务策略,推动办事需求与历史办件数据、事项关联度联动起来,提供智能推荐、智能提醒,实现主动权由政府向企业转变,服务方式由“政府端菜”向“群众点菜”转变。“有什么”变为“要什么、给什么”。
按照“诉求收集、分类筛选、论证转化、复制推广”的工作模式,立足政务、经济、治理、监管、决策五大领域,我市打造了涉及税务、民政、住建、不动产、公积金等多部门的22个数据应用典型场景,“给数据”变为“用数据、享数据、得实惠”。
同时,推进区域特色,形成全市“一区一品”改革矩阵。在完成国家、省定改革任务的基础上,我市推行“一县区、一特色、一事项”改革模式,形成全市“一区一品”改革矩阵。各县区立足实际,推出特色“一件事”服务,精准把握企业群众办事需求这个“小切口”,为群众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政务服务,实现“一地创新、全市共享”,努力打造开封政务服务品牌。
此外,持续调优已上线事项,提升服务质效。围绕全面提升“高效办成”的改革任务,根据群众办事、窗口办理、部门审批等环节反馈的问题,开封深入推进“承诺办”“容缺办”“无感审批”“全程网办”等创新举措。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强化数字赋能,及时改进程序、优化流程,推动“一件事”由“能办”“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大民生。
以上均为资料图,由全媒体记者李浩 石斐摄